← 返回首页

F1:反高潮叙事,却是今年最好的商业片

2025-06-29
它借用了体育竞技的壳,用反高潮的叙事展现了一个中年人如何自我成长与如何找到热爱

最近阿汤哥和布拉德·皮特又是扒飞机又是开赛车的,不少人怀疑是好莱坞中年“老男人”又出来赚养老金了。玩笑归玩笑,他们的作品和表演着实也对得起大银幕,特别是最近刚上映就好评如潮的《F1:狂飙飞车》,它借用了体育竞技的壳,用反高潮的叙事展现了一个中年人如何自我成长与如何找到热爱。

故事本身很老套:传奇车手回归,带领弱旅逆袭夺冠。然而导演巧妙地在每一个观众期待高潮的节点上,都合理地安排了一次“刹车”。 桑尼·海耶斯到车队面试,首次亮相赛道就炫技失败,将赛车撞碎;前几场比赛他都和后辈约书亚充满内斗与投机,撞车、吵架、装X失败频发,让人一度以为桑尼就是个神棍;这种反高潮的“高潮”出现在Moza的比赛,也以约书亚飞出赛道,差点车毁人亡收场。

这种每次堆叠到高潮就来一次事故和失败收场的叙事并没有带来失望,反倒是对现实的一种真实映照,在那种希望与失望交替、期待与意外并存的时空里,我体验到一种更接近真实的情感起伏,两位车手(桑尼和约书亚)都有性格弱点、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都在与团队的不断磨合中改变自己。

在这种反高潮的叙事中,桑尼这个角色逐渐变得异常立体。他并非传统赛车电影里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的天才型人物,而是一个对找寻生命意义始终抱持复杂情感的人。他的成长不是由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推动,而是在挫败和团队的磨合中慢慢显现。他从一个希望“再次证明自己”的人,变成了一个真正理解“自己为什么而活”的人。

这就让我联想到剧集《爱、死亡、机器人》第一季的《齐玛蓝》。齐玛作为一位不断突破自我风格的艺术家一直被自己作品中一种未知的迷茫所困扰,起初他以为是自己的作品还不够宏大,无法展现出宇宙的神秘,但在他游历了整个壮阔的宇宙后,他最终解开了自己生命的谜题,回归到最初那片蓝色的泳池,解体成一个清洗机器人.

年轻时的桑尼桀骜不驯,追求荣耀,经历了重大的事故、情感挫折和一贫如洗后,重新回到赛场的他显然要寻找的已经和当初不一样了,在阿布扎比的赛道上他和335km/h的速度融为一体,那一刻他终于知道,只有赛车能让他进入平和的状态,只有在赛道上驰骋,他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只有此时此刻的他在享受速度带来的乐趣。

桑尼的故事展现了人热爱一件事情真正的样子,他夺冠后辗转到墨西哥沙漠参加越野赛展现出的那种朴素、纯粹的热爱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不论处于任何人生阶段,热爱的事都值得去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最终站在哪个高度,而在于你是否真的乐在其中。

© 2025 Taffy